当前位置
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GEO

surentui 2025-11-07

“花了不少钱做传统SEO,AI搜索里却查不到品牌信息”“竞品总出现在AI推荐列表,自己的产品连名字都没被提及”——这是2025年很多商家的共同困惑。随着生成式AI全面渗透消费决策环节,中国AI对话工具用户规模已激增至5亿,年增长率超180%,一场流量入口的结构性迁移正在发生。越来越多商家选择GEO(生成式引擎优化),并非跟风追热点,而是在AI重塑营销规则的背景下,找到的生存与增长新路径。


一、流量入口换了赛道,GEO是新入场券

传统营销正在遭遇“失效危机”:微软广告研究院数据显示,接入生成式AI的搜索平台中,35%-40%的用户查询终止于AI直接答案,不再点击传统链接。这意味着,即使商家在传统搜索排名靠前,也可能错失AI时代的核心流量。 某露营装备商家的经历很有代表性:此前深耕传统SEO,“露营帐篷”关键词排名前三,但用户在AI中问“3-4人露营,预算2000元以内的防雨透气帐篷推荐”时,答案里始终没有他家产品。后来通过GEO优化,针对这类场景化提问制作含“防雨等级、承重数据、收纳尺寸”的结构化内容,1个月后就进入AI推荐前三,相关咨询量增长120%。 对商家而言,GEO不是“可选项”而是“必选项”——毕竟68%的用户明确表示,AI答案直接影响其对品牌的信任度,放弃GEO等于主动让出近半潜在用户。


二、解决“认知断层”,让品牌在AI中被看见

很多商家陷入“社媒声量大,AI没存在感”的怪圈,核心是遭遇了GEO时代的“认知断层”:品牌内容不符合AI的信息识别逻辑,即使传播度再高,也难以被AI抓取引用。 益生菌品牌雅臣曾面临同样困境:社媒曝光量行业领先,但AI推荐中却频频缺席,只因视频为主的内容形式不符合AI对权威结构化内容的偏好。后来他们转向行业权威平台发布内容,用“自研菌株编号+临床试验数据”的结构化格式呈现,很快在AI推荐中实现突破。 这正是GEO的核心价值——搭建品牌与AI的“沟通桥梁”。某美妆商家通过构建品牌知识图谱,将“成分浓度、肤质适配、过敏测试”等信息结构化处理,借助高权重信源库对接第三方检测机构,3个月内AI提及率从9%提升至58%,新品试用申请量翻倍。对商家来说,GEO解决的是“存在问题”:让品牌在用户的AI决策场景中,从“隐形”变为“不可或缺”。


三、效果可量化,每一分投入都能看见回报

商家最在意“钱花得值不值”,而GEO的可量化效果,恰好击中了传统营销的痛点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,早期采纳GEO服务的企业,品牌AI搜索曝光量平均提升140%,高质量线索获客成本降低55%,数字化渠道ROI提升210%。 某工业设备商家的实践很有说服力:此前投放传统广告,询盘成本高且来源模糊。采用GEO策略后,通过工具监测“工业传感器选型”“设备维护方案”等关键词的AI引用数据,定向优化高转化场景内容,不仅海外询盘量增长180%,成交周期还缩短了25%。更关键的是,GEO能实现实时调整:当监测到竞品新增权威背书内容导致自身排名下滑时,可24小时内补充对应素材,避免流量流失。 这种“精准定位-效果监测-快速优化”的闭环,让商家摆脱了“凭感觉投钱”的困境,这也是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选择GEO的核心原因。


四、门槛大幅降低,中小商家也能轻松入局

过去很多商家觉得“AI优化太复杂,只有大企业能做”,但如今GEO技术的标准化,让中小商家也能低成本享受到红利。专业工具已实现从需求挖掘到效果追踪的全流程简化,比如批量解析10+主流AI平台的规则,自动生成适配不同场景的结构化内容。 某中小服饰电商的经历颇具参考性:此前因缺乏技术团队,AI曝光几乎为零。借助轻量化GEO方案,通过工具快速抓取“小个子通勤穿搭”“洗后是否变形”等用户高频问题,生成含实测数据的问答内容,同时适配天猫、京东的AI推荐算法,在算法迭代后24小时内完成策略调整,AI推荐点击率增长45%,且服务成本较行业平均低25%。 对中小商家而言,GEO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,而是能快速上手的“流量利器”,这也让GEO的普及速度进一步加快。 2025年的营销市场,正经历从“关键词排名”到“AI答案位经营”的根本转变。当Gartner预测全球30%的企业营销预算将从传统SEO转向GEO时,选择GEO已不是“要不要做”的选择题,而是“如何做好”的必答题。 越来越多商家选择GEO,本质是选择了与AI时代同频:用结构化内容对接用户需求,用权威信源建立信任,用实时数据指导决策。如果想快速摸清自身行业的GEO切入点,或是需要工具简化优化流程,新榜智汇覆盖多个主流AI平台,通过“需求挖掘-内容优化-效果监测”全链路服务,帮不同规模的商家在AI生态中站稳脚跟。毕竟在智能决策时代,被AI推荐,才有可能被用户选择。

马上咨询,获取您的定制方案和报价
小红书
抖音视频号微博快手哔哩哔哩公众号 ...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