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素人只看粉丝数❌这3 个隐藏指标更重要!
surentui 2025-07-29
做种草的同行们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:花大价钱找了粉丝过万的素人,结果笔记发出去只有零星几个赞,更别说转化了。但另一边,有些粉丝才几千的素人,反而能带出几十单甚至上百单。
这不是玄学,而是大多数品牌都踩了同一个坑 —— 把粉丝数当成了唯一标准。有调研数据扎心了:超过 65% 的素人投放下转化率低,其中 40% 的问题都出在 “盲目追大粉” 上。
现在流量红利见顶,素人营销早就该从 “多就是好” 的量贩模式,转向 “精准才有效” 的高质模式。今天就拆解 3 个被 90% 品牌忽视的筛选指标,帮你避开无效投放的坑。
一、内容垂直度:比粉丝数更重要的 “灵魂契合度”
很多品牌选素人时,只看 “表面标签”—— 比如卖母婴产品就找 “宝妈”,但没细究这个宝妈平时发什么内容。这就像请健身教练教英语,标签对了,专业度完全不匹配。
我们服务的一个母婴品牌曾做过测试:找了 15 个粉丝 1-5 千的 “宝妈” 素人,其中 5 个专注 “0-3 岁育儿好物测评”,另外 10 个是 “什么都发” 的泛生活号。结果很明显:垂直内容的转化率高达 12%,用户收藏量是泛娱乐内容的 3 倍;而那些偶尔发母婴、平时主打美妆的账号,转化率只有 4%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?因为“内容专一性” 带来的信任度,远比粉丝数更扎实。第三方报告显示,用户对素人的信任度中,38% 来自 “内容长期专注某领域”,而粉丝量的影响只占 18%。
真正的筛选,是给素人贴 “深度标签”:比如不只是 “宝妈”,而是 “专注 0-1 岁宝宝辅食的职场宝妈”;不只是 “学生党”,而是 “考研党 + 平价护肤爱好者”。这种颗粒度的匹配,才能让内容钻进目标用户的心里。
二、互动含金量:评论区里藏着转化率的密码
“这个素人互动率 10%,肯定效果好!”—— 别被数字骗了。互动率的高低,远不如互动质量重要。
我们跟踪过一个健康食品品牌的投放:两个粉丝都是 3000 的素人,A 的评论区满是 “求链接”“吃完真的瘦了吗”,B 的评论区全是 “好看”“支持”。结果 A 的带货量是 B 的 5 倍,用户从看到笔记到进店的路径缩短了 35%。
关键就在于 “需求型互动” 和 “情感型互动” 的区别。粉丝在 1-5000 的素人里,那些互动率超 7%,且评论中 “求链接”“已入手”“怎么买” 等实用词占比超 30% 的账号,带货能力是同粉丝量账号的平均水平的 5 倍。
筛选时一定要点开评论区细看:有没有用户主动问产品细节?有没有人分享使用体验?这些 “带着需求的互动”,才是转化的加速器。毕竟,用户说 “我想买”,永远比说 “你真棒” 更有价值。
三、成长爆发力:选对 “潜力股”,让投放效果滚雪球
只看当下数据的品牌,很容易错过素人中的 “潜力股”。新榜后台数据显示,80% 后来爆发的素人,在前三个月就有明显特征:每周更新至少 3 条内容,月增粉超过 10%,商业合作占比低于 15%。
这些指标背后,是素人的 “粉丝粘性” 和 “内容投入度”。比如某数码品牌早期选了个粉丝 3000 的素人,当时只是看中他 “每周测评 2 款平价数码产品” 的稳定更新。一轮合作就带货 600 单,三个月后这个素人粉丝涨到 4 万,品牌复投时销量直接翻了 4 倍,ROI 提升 5 倍。
太多品牌把素人当成 “一次性流量工具”,却忘了优质素人会和粉丝一起成长。筛选时多问一句:“这个素人的内容更新稳定吗?粉丝增长趋势如何?” 选对这种 “上升期素人”,相当于用低价锁定了未来的高价值流量。
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,素人营销的胜负手早就不是 “买多少量”,而是 “选对多少质”。放弃对粉丝数的执念,聚焦内容垂直度、互动含金量和成长爆发力这三个指标,才能让每一分投放都变成实实在在的转化。
———
👋新榜旗下的新榜素人推深耕素人种草领域多年,积累大量爆文案例和实战经验。我是素人推的zhongcao-kk,如果你有素人/KOC种草、达人探店问题,欢迎与我交流~
新榜素人推核心优势:
1、真实多平台素人资源:小红书、抖音、微博、大众点评、公众号、视频号、知乎等20+平台30w+真实素人KOC资源,经由新榜数据校验入驻。
2、数据监测回流:全程监测已发布作品的传播数据并每日给到数据反馈,提供专属投放凭证及专属结案报告。
3、 专属爆文攻略:为投放的广告主提供专属爆文攻略,给到所在行业的爆文内容参考内容创作方向,帮助品牌生产更多爆文。
欢迎点击/扫码了解新榜素人推
https://a.newrank.cn/n/amateurPeoplePush
如果您有投放诉求,也可扫码联系您的专属投放顾问获取定制方案和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