矩阵种草vs网红达人,谁才是流量收割机?
surentui 2025-08-05
当品牌在内容营销战场排兵布阵时,一个核心问题总在反复被追问:该押注粉丝百万的网红达人,还是搭建素人矩阵做「蚂蚁雄兵」?这场关于「流量收割机」的较量,本质是效率与成本、短期爆发与长期渗透的权衡,而最新行业数据正给出新的答案。
网红达人:高曝光,低性价比
网红达人营销曾是品牌的「流量捷径」——头部达人一条视频轻松破百万播放,中腰部达人也能覆盖精准圈层。但有报告显示,头部达人CPM(千次曝光成本)已突破200元,中腰部达人也维持在100-150元区间,且「翻车风险」逐年攀升:因内容过度商业化导致的掉粉率,2024年较2022年增长了37%。
更关键的是用户信任度的变化。有报告显示,68%的Z世代消费者明确表示「更愿意相信素人分享的真实体验」,而对网红达人内容的信任度仅为52%。当「恰饭」标签成为达人内容的隐形枷锁,品牌砸下的真金白银,可能换来的是用户滑动屏幕的「一键跳过」。
矩阵种草:低调且转化力强
与达人营销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素人矩阵的崛起。所谓矩阵种草,是通过批量筛选垂直领域的素人(粉丝量500-5万),以真实场景、口语化表达输出内容,形成「多节点、高密度」的传播网。有报告显示,素人矩阵的单条内容互动成本比达人低40%,且用户停留时长多出23秒——这意味着更低的投入,却能收获更深度的用户触达。
在转化率上,矩阵种草的优势更明显。美妆类目素人矩阵的平均转化率(点击-购买)比达人内容高18%;母婴类目某品牌通过300个素人账号持续输出「带娃好物」场景内容,3个月内产品搜索量提升65%,复购率增长25%。
这种「细水长流」的渗透力,正是达人营销难以复制的——毕竟,用户很难每天刷到同一个达人,但可以在不同素人主页看到同一款产品的「真实使用故事」。
流量收割的终极答案:场景决定策略,专业决定上限
事实上,网红达人与矩阵种草并非「二选一」,而是「互补关系」:达人适合做「爆款造势」,比如新品首发时用头部达人制造话题;矩阵适合做「长期渗透」,通过素人持续输出使用场景,强化用户心智。
某新锐护肤品牌的实践颇具参考性:大促前邀请中腰部达人做「成分解析」,同时启动500个素人账号发布「早八人快速上妆」「敏感肌急救」等场景内容,活动期间GMV同比增长120%,其中素人矩阵贡献了45%的直接转化。
但矩阵种草的门槛远高于「找一堆素人发内容」——素人筛选需精准匹配用户画像,内容需规避「广告感」又要突出产品卖点,数据追踪需实时调整策略。这正是专业机构的价值所在:新榜素人推基于30素人账号数据库,通过AI算法筛选「高匹配度」素人,结合品牌需求定制「场景化内容模板」,并依托新榜数据中台实现「发布-互动-转化」全链路追踪,让每一笔预算都花在「刀刃上」。
想知道你的品牌更适合矩阵种草还是达人营销?想获取专属的素人矩阵运营方案?电脑直接搜索「新榜素人推」,专业团队为你拆解数据、定制策略,让流量收割更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