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慢游爆火!素人种草把目的地变成理想生活

surentui 2025-07-04

2023年有报告显示,国内旅游总人次达52.3亿,同比2022年增长90.3%,旅游收入4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130%。在这波复苏热潮中,一种名为‘慢游’的旅行方式异军突起——有报告显示,2023年‘慢游’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上涨217%,‘慢游’话题播放量突破85亿次,‘慢游’搜索量较疫情前增长340%。当‘特种兵式旅游’热度渐退,‘慢游’为何能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口?其背后的营销逻辑,正推动整个文旅行业进入新竞争阶段。


一、慢游爆火:从‘打卡焦虑’到‘体验治愈’的消费觉醒

后疫情时代,游客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。有报告显示,78.6%的游客将‘放松身心’列为

出行首要目的,较2019年提升23个百分点;仅12%的年轻人仍追求‘一天逛10个景点’的高密度行程。这种变化在Z世代和新中产群体中尤为明显——有报告显示,25-35岁客群中,选择‘停留3天以上’‘每日安排1-2个核心体验’的比例达63%,他们更愿意为‘在古镇茶馆坐一下午’‘跟当地人学做手工’等深度体验付费。

慢游的本质,是旅游从‘空间占有’转向‘时间沉浸’。当游客不再为发朋友圈而赶路,目的地的‘真实生活感’成为核心吸引力。云南沙溪古镇因‘没有商业化景区的紧迫感,只有村民晒火腿、老人烤太阳的日常’,在小红书收获20万+笔记;福建泉州凭借‘藏在巷子里的古早味、骑楼下的茶桌仔’,被抖音素人视频带火后,2023年游客量同比增长280%。这些案例背后,是真实、细腻的素人内容在推动传播。


二、文旅营销升级:素人种草成为‘体验翻译官’

传统文旅营销惯用‘大IP+强曝光’模式——请明星拍宣传片、投高铁广告、在短视频平台推官方账号。但新消费趋势下,这种‘官方叙事’逐渐失效。有报告显示,用户对‘素人真实体验’类内容的偏好度(79%)远超‘景区官方介绍’(41%),素人视频的互动率(点赞+评论+收藏)是专业机构内容的2.3倍。

原因很简单:游客需要的不是‘这里有什么’,而是‘这里能带来怎样的感受’。素人作为‘体验翻译官’,能用‘在民宿院子里和老板学做鲜花饼,面糊粘在手指上的触感’‘傍晚在海边和刚认识的旅友一起等日落,风里有咸咸的味道’等细节,将目的地的‘生活感’具象化。这种‘非刻意’的分享,更容易引发‘我也想这样’的情感共鸣。


三、从流量到留量:素人营销的‘精准渗透’逻辑

文旅营销的终极目标,是让‘来过的人想再来,没来的人想来’。这需要内容既能触达‘对慢游有兴趣的人群’,又能建立‘目的地=理想生活’的心智关联。素人种草的优势在于‘精准渗透’——通过不同身份、不同风格的素人,覆盖亲子家庭、年轻情侣、银发族等细分客群,用‘妈妈视角的亲子农场体验’‘闺蜜视角的古镇咖啡馆探店’‘长辈视角的非遗手作课’等内容,实现‘千人千面’的场景化种草。

有报告显示,在文旅领域,素人内容的转化率(从内容触达至实际消费)比KOL内容高37%,复购率(游客二次消费或推荐他人)高29%。这是因为素人更接近‘用户原型’,他们的分享更像‘朋友推荐’,信任成本更低。


当慢游成为文旅消费主流,营销逻辑已从‘如何让更多人知道’转向‘如何让对的人向往’。在这个过程中,素人种草不再是‘补充手段’,而是‘核心引擎’。谁能更高效地组织素人、挖掘真实体验、精准传递生活方式,谁就能在文旅营销的新战场上占据先机。

本文由新榜素人推团队整理发布,作为素人种草领域的深度参与者,我们持续追踪文旅营销趋势变化。想了解素人种草如何为你的文旅项目定制推广方案,或获取专业报价,欢迎与我交流哦~

马上咨询,获取您的定制方案和报价
小红书
抖音视频号微博快手哔哩哔哩公众号 ...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