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做自媒体还有前景吗
图图 2021-11-02
肯定是有前景的。
图源:网络
但在流量为王论大行其道的今天,我们仍然相信「内容为王」的恒久性,所以自媒体运营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定是内容输出能力,而想要拥有内容输出能力,首先要清楚怎么写好文案。
什么是真正杰出的文案?我找了几组耳熟能详的广告词:
戴尔比斯公司:「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」
百达翡丽:「没人能拥有百达翡丽,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」
大众甲壳虫:「想想还是小的好」
王老吉:「怕上火,喝王老吉」
长城葡萄酒:「3 毫米的旅程,一颗好葡萄要走 10 年
农夫山泉:「我们不生产水,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」
这些经典传世、获得了无数国际大奖的广告词为什么被人津津乐道奉为神作,无论在彼时互联网方兴未艾还是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,都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,拥有强大的附着力?
图源:网络
其实,自媒体内容创作者即使输出的不是传统意义的销售文案,但是在个人IP盛行的今天,你的内容就是名片,就是推销你自己的工具。
而无论是哪种广告,都会遵循三大基本原则:让对方认为与自己有关、使用强劲有力的字句、让对方心中产生为什么。
在自媒体领域,如果想写出更好的文案,也可以从以下四点来思考:
1、关联度:与「我」相关
好的文案要与你的用户或粉丝建立起一种关系,可以是利益关系、情感维系、或者分享知识、传播口碑。一则好的文案,文字描述能让你想起你的家人、亲人、爱人、朋友、同事等人的需求。
此时,你可以通过询问自己几个问题来验证这个观点:
文案的用户群体是否明确:这文案能不能让你想起某个具体的目标用户,他们的样貌轮廓甚至是名字呢?
亮点是否明确:是否吸引我、是否清楚描述使用价值和预期价值。
是否可以引发联想:与某个情境是否有联想、与某个文字是否有关联。
好的文案一定是基于洞察,具有一定的策略性,让人立马感知到与自己的联系,这是第一点。
2、 信任度:顺应趋利避害的人性
人类生存的本能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进化的,好的文案中,总会出现温馨、梦幻的场景,对你夸赞的甜言蜜语,诸如「你值得拥有」「生活可以更美的」「你本来就很美」「故乡的娇子,不该是城市的游子」反复出现的宣传语,顺应人的潜意识,让人不自觉就产生情感偏好和信任。
好的文案能建立熟悉感,顺应人性产生偏好,这是其二。
图源:网络
3、 说服度:促使你即刻做出选择
「一则好的文案,它会让你的感染力或产品销售力增强 10 倍」,文案高手往往懂得说服对方的两个黄金法则:改变别人的行动而不是改变态度,不要改变别人的愿望而是去实现它们。
一个好的文案懂得充分调动环境对于用户的影响,改变环境因素,同时又不触动我们的「智力抵抗」。
比如,「你多久没阅读一本书了?」「我害怕阅读的人,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」这就提醒你该买书了。
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告诉我们:文案本身无法创造购买商品的欲望,只能唤起原本就存在于千百万心中的希望、梦想、恐惧或渴望,然后将这些「原本就存在的渴望」导向特定商品。
这就是好文案的第三个特点:不是创造欲望,而是将欲望引导到你想要的地方。
4、传播度,降低沟通成本,发行分享基因
没有传播力的文案,就没有生命力。
好的文案能减少传播成本,包括金钱成本和沟通成本。
分享心理学研究发现,以最想增加订阅量的机构——《纽约时报》为例,人们克服冷漠,分享他人内容主要出于五个原因:

●第一,实用性。超过 90% 的参与者称,他们会仔细考虑分享的内容对接收者有价值的。
●第二,告诉他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。近 70% 的参与者称,他们分享内容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所关心的事物。
●第三,强化和培养关系。约 80% 的参与者在网上分享内容是为了与一些人保持联系,这是他们的唯一纽带。超过 70% 的人是为了能与有共同兴趣的人建立关系圈。
●第四,自我成就感。70% 的参与者愿意分享内容是为了增加他们的参与感。分享并获得积极的回应,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受重视。
●第五,讨论理想或是品牌。超过 80% 的参与者称分享内容是为了和他人一起讨论他们所认同的某一理想、某个公司或某个观点。
爆款文案都是有规律、有关键词而且还有固定结构和主题的,观众喜欢,才能成为爆款,你的文案要能抓住观众的痛点,这才是制作爆款的内核,就是让你的用户了解你、爱上你和传播你,最后不知不觉实现流量变现。